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

2023-09-16 13:12

《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指南》中所说: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指南》用了四个“不”字来诠释了这个理念,这四个“不”字分别是: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指南》中的四个“不”,很好的告诉我们要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与表现,真正做到“重过程,轻结果。”
记得有一次南洋举办了首届“我画南洋”专题绘画比赛,在园部的指导下,我们班也组织幼儿参加了比赛。说实在话,我们孩子的绘画的总体水平还是很好的。有几个孩子的对色彩,对构图的把握很是突出。但我总感觉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没有把最好的作品展现出来,我感觉我们的孩子还能画的更好。
为了这次活动我还特意带着照相机去南阳拍摄了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回来,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南阳的建筑,观看时效果很好,孩子随着照片的变化不时爆发出赞叹声或是叫到“我去过那里,我知道那里等话语。”
但是在真正绘画时却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一是以什么绘画形式表现南洋;二是选取南洋的哪个点来表现;三是在涂色时的背景色选取。
灵灵是我们绘画能力较强的孩子,灵灵也十分喜欢画画,听说要画南洋参加比赛,可把小家伙乐坏了。可能是看了南洋很多漂亮的照片,他有点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自己该画什么,我和他商量下来,我们决定画南洋的天桥,天桥画好了,在涂色的过程中我有点担心灵灵过于大胆的用色会破坏整体效果,因此一直和他讨论,可小家伙趁我不注意还是大胆了一把,画了两个黑鸟在天空中,使画面看起来要怎么怪就有怎么怪。可是当我询问他的时候他还阵阵有词,说这两个是什么鸟。可能苏灵看出了我的不太满意,他有点不开心。撅着嘴巴不说话,在毫无意识的摆弄油画棒。我当时心情也很难过,怪自己太急了,不该把情绪表露的那么彻底,虽然最后也采取了补救措施,但效果还是不理想。后来又经过了一番折腾,把灵灵画的剪了了下来,在另一张纸上画上背景在贴上去。整个画面就不同了,有了“夜游南洋”的感觉了。
在学习了《指南》艺术领域中的四不,我才发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错误一: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孩子们画的黑鸟,来源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而我没有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把我自己的审美强加给孩子。
错误二: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
在绘画过程中我可能得失心重,孩子们画的稍有不好就请孩子们重新画,在一次一次的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画“南洋”本能的有点抵触,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眼中的南洋老师不喜欢,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画那样的南洋。
错误三: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有很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我都忽视了这些孩子们最本真,最质朴的画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们。拘束了孩子们的想法。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以前我们可能喜欢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判幼儿的作品,现在的我们更加注重幼儿的创意。注重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注重孩子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体现,更加注重倾听藏在孩子们作品里的秘密。
让我们用《指南》中的“四不”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要在出现伤害孩子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感情的语句、表情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活动中勇敢的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